佛告文殊師利,譬如三千大千世界,所有草木叢林,稻麻竹 葦,山石微塵。一物一數,作一恆河,一恆河沙,一沙一界,一 界之內,一塵一劫,一劫之內,所積塵數,盡充為劫,地藏菩薩 證十地果位以來,千倍多於上喻,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 地。 經典告訴我們,宇宙時空裡,不是只有一個太陽,有著無數無量 個太陽。一個太陽系稱為一個小世界,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小千 世界,一千個小千世界,稱為中千世界;一千個中千世界,稱之 為大千世界;每尊佛所教化的區域範圍,為三千個大千世界。 曾經有弟子請教佛陀,祂在講經時經常提到的「微塵」是什麼﹖ 所謂「微塵」有多小﹖釋迦牟尼佛說:「『微塵』是物質世界裡 最小的單位;將一粒米分成七等份,再…,那就是『微塵』。」 科學家根據經文的記載將資料輸入電腦,計算出來的結果,所謂 微塵即是氫原子,終於使科學家心服口服;學者們的習慣是打破 沙鍋問到底,不過,只要是證據確著,他們就會信服,如此更能 證明佛是不妄語的;佛的每一句話都有事實根據,否則,講錯一 句話。對不起,就不是佛了。我們之所以要學佛,正是因為祂懂, 我們不懂,需要學習,而不是要求祂保佑。我們都希望,有一天 能達到祂的程度,就不再有煩惱了,這才是學佛的真正目的。 佛陀告訴文殊師利菩薩:「比如說在三千大千世界裡,所有的草 木、樹林、稻子、竹葦…等等,每一物都比喻成一條恆河,每一 條恆河裡的每一粒沙子,又比喻為一個世界,每一個世界內的每 一個微塵,又比喻成一劫,每一劫所積下來的微塵數,再將它比 喻為劫數,地藏菩薩,修行證得十地果位,所花費的漫長時間, 超過千倍剛才所比喻的數目,況且地藏菩薩在聲聞,緣覺時,就 已經聞佛法開始修行了。」 以上的數字何其大﹖實在不是我們所能夠想像的,而這個數字所 代表的是地藏菩薩從初地菩薩證到十地果位所花費的時間,在尚 未證得初地菩薩果位的那段修行時間,更是非常非常的漫長。雖 然證得果位必需經過如此長久的時間,但是我們學佛修人不要灰 心,也不應該氣餒,前面說過布施應行無為法,修行更是如此。 必須拋開果位的觀念,一步一腳印的去走,走多少算多少。只要 所行走的道路是正確的,總有一天會到達彼岸。只問耕耘不問收 穫是非常重要的。                

回首頁 轉下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