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、辟支佛地。文殊師利,此菩薩威神誓 願,不可思議。若未來世,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是菩薩名字,或 讚歎,或瞻禮,或稱名。或供養,乃至彩畫,刻鏤,塑漆形像, 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。永不墮惡道。 這段經文是敘述釋迦牟尼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讚歎地藏菩薩,如何 的威風,如何神通,其願力是如何的大。不論多麼遙遠的將來, 有善男子,善女人,聽過地藏菩薩的名號,只要讚歎、瞻仰、禮 拜過祂,或者供養過,獻過花,供過水果,獻過水,乃至畫過他 的聖像,雕刻過,油漆過;這個人就可以上天,而且不只上一次, 是上一百次,也永遠不會墮入惡道。 知識份子認為這些是收買人心,跟其他宗教有何差別﹖只要信奉 教主,就萬事OK。 現在以邏輯學的步驟來推理,(邏輯學講究條件的;第一個條件 成立後,還有第二,第三個條件…等到所有的條件都被證明成 立,才會產生一個結果),這裡的第一個條件是善男子、善女人; 心地善良、樂善好施,願意把自己淵博的知識與人共享,這樣人 才稱得上善男子,善女人。如果連第一個條件都不具備,也就是 說「非」善男子、善女人,那麼後話也就不必說了;這是非常科 學的,既是善男子、善女人就具備了上天的條件,拜不拜地藏菩 薩,甚至供養與否,是否聽到過地藏菩薩,都得以上天。E等於 MC平方,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多 生累劫腦袋裡所思想的,是能量,亦是訊息,也就會產生那樣的 身體,那樣的生活環境。前面的條件成立後,只要有機會聽到地 藏菩薩的名字,自然生起恭敬虔誠的心,自然有興趣去深入了解 這位菩薩的大願和修行經驗,並且虛心學習,更會發心供養了。 地藏菩薩既然是智慧、福報具足,何需他人的供養﹖我們必須明 白地藏菩薩所蔭庇、掛念的是已造惡,未造惡業的眾生,而需要 接受供養的是那些眾生。 地藏菩薩的大願是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;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」, 這個願可不是普通的大,別說地獄不會空,即使是人間的監獄何 曾空過﹖眾生如何度盡﹖釋迦牟尼佛也未曾度盡眾生,否則,何 來你、我﹖大家都應該早就在西方極樂世界了;這些疑問是否都 曾經在腦海裡浮現過﹖地獄是無明、黑暗、煩惱的代名詞;如果 一個人內心充滿了無明、黑暗、煩惱,如何成佛﹖只有以上的種 種消失了(也就是地獄空了),才能夠成佛。我們都有極嚴重的 自我意識,也就是「我相」,談到「地獄」、「眾生」,都把焦 點放到心外去尋找,殊不知「地獄」、「眾生」都在自己的內心。 別以為「眾生」就是別人,「度眾生」就是度別人,錯了!「所 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」,一個又一個念頭生起,眾生是多數 念頭的意思;當念頭生起時,我們清楚、明白的知道它來了,念 頭消失時,知道它走了,了了分明,而且在它來的那個當下,可 以明確的知覺它是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還是戒、定、慧。如此 是有警覺心,也就是證菩提。 有了警覺心,馬上就成佛嗎﹖不可能!學了佛,皈依了以後,立 刻就不再發脾氣嗎﹖「假仙」!最重要的是,當生起發脾氣的念 頭時,立刻知曉這是嗔恨心,嗔恨心會在覺照之下控制、平息, 而不是在不知不覺中任由泛濫,一發不可收拾,這就是修行,自 然而然的,沒有一點壓抑。菩提是「覺」,「覺」包括警覺。「眾 生度盡,方證菩提」的涵義,相信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。 所以,我們需要做的是將自己心裡的地獄清除,眾生安住;連自 己都度不了,如何去度其他人﹖供養地藏菩薩,不要將心思放在 有形的物質上打轉,而是了解祂的願望,助祂成就事業,最起碼 不使自己下地獄,盡量讓一切眾生不要下地獄,減輕地藏菩薩的 負擔,就是最好的供養了。 「百返三十三天」,意思是說升了天,還要再下來人間,如此來 回一百次,煩不煩﹖修行人最怕的就是上天。舉個例來比喻;一 個擁有一百萬元的人,好與不好,得看情況;如果是企業鉅子, 原本財產以億計算,結果事業做垮了或是賭博賭輸了,一夜之間 失去所有的產業,只剩一百萬元,對於他來說,是件非常淒慘的 事;另外一個人白手起家,經過多年努力,他積蓄了一百萬元, 意義就完全不同了。本來一無所有,後來有一百萬,他一定感覺 很幸福。 佛經裡對天人的情形有很詳盡的描述;天人很快樂,衣食住行 樣樣具足,而且神通廣大,因為他們明白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 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部份道理,了解能源與物質互相的變化; 所以,他們想到什麼,就有什麼,想吃東西,馬上有,吃完了, 一想,碗碟就消失,連洗碗的煩惱都沒有。(現在我們人類也想 如此,因此製造了免洗餐具,吃完就丟,可惜污染了大自然;最 近有些發心的菩薩,想利用麥片來做餐具,吃完了,可以連碗碟 都泡水吃下去。)想穿什麼,就有衣服可穿,身材也可以隨心所 欲的變胖、變瘦、變高、變矮。幸福吧﹖就是因為太幸福了,將 心思都放在玩樂享受上,無心也沒有空閒學習更上一層樓,他們 不學佛,也沒有佛法,等到天福享盡了,又掉下來人間受苦。 說到天人心有旁騖,沒有空閒的時間,這是不是和人世間一些大 富大貴的人們頗有雷同之處﹖那些人,成天忙碌,忙得連時間都 搞不清楚,還需要聘請一位秘書為他處理雜務,安排時間表,什 麼時間該做什麼,該見什麼人,連吃飯都不能超過二十分鐘,因 為時間就是金錢,分秒必爭。美國的某一位總統,有一次上電視, 開玩笑說:「大家都說,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之一,其實,我 覺得自己很渺小,小得像小孩子,因為,我一早起床,來到辦公 室,辦公桌上放著一天的時間表,我必須遵照時間表做事,而且 不能夠超過規定的時間,我沒有時間上的自由。」這種情況是否 幸福,就見人見智了。 天人享盡天福,下到人間,很苦,所以又開始修行,到達某種程 度,又得以上天,如此週而復始,「百返三十三天」,並不是件 值得高興,羨慕的事,轉來轉去仍舊在六道中輪迴。善男子、善 女人、善知識,都不要自滿。一自滿就會去天道。天上沒有佛法, 只有兜率天彌勒內院才有。惡道與非惡道,都是因緣法,上天還 是下地,都是因緣使然,行無為法的修行人似乎不會在意的。               

回首頁 轉下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