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空白曰,願佛慈愍。速說我母生界,我今身心將死不久。
時覺華定自在如來,告聖女曰,汝供養畢,但早返舍,端坐
思惟吾之名號,即當知母所生去處。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,
即歸其舍。以憶母故,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,經一日一
夜。

佛告訴她趕快回家,然後端坐思惟。「端坐」,是將頭擺在
正確舒適的位置。「思惟」,大腦有不同的區域,掌管身心
不同的部位,其功能也各有不同。如果一個具有打坐參禪基
礎的人,就懂得如何調整、溫暖氣血,使大腦的某一部位功
能加強,則該部位的管轄範圍就會產生特殊效應,例如,把
氣血灌注在大腦掌控運動的部位,運動就有超乎常態的表
現;一位修行人如果將氣血調整灌注到大腦掌管感覺的位
置,則他的感覺會特別靈敏。以此類推,若將氣血輕鬆而又
不浮躁的放在管轄思惟的區域,即容易開智慧。不過,要記
得的是,「不得意」,「不失意」。

「端坐思惟吾之名號」,「端坐思惟」之後,是「念佛」,
用聲音念出來,叫做「持名念佛」。以右腦在空中想像一個
形相,叫做「觀想念佛」。把氣血很恰當的灌注在思惟中樞,
叫做「實相念佛」;(以上是善巧方便的解釋,只能勉強形
容而已),此時,佛的名號,代表這尊佛多生累劫的福德、
慈悲、喜捨、智慧。以前的人不了解,人體內任何一個碎片,
如一個細胞、一滴血,都有遺傳基因DNA,它的密碼記錄
著整個身體、心靈的訊息。只要輕輕的在皮膚上刮一下,所
刮下來的碎屑在顯微鏡下就可以一覽無遺,包括身高、體重、
髮色、眼睛的顏色…這些資料,都可透過DNA找尋出來。
目前科學已逐漸朝此方向發展。

經典裡也蘊藏著佛多生累劫,或因地修行的那一世所修行得
來的智慧、訊息、心念。因此,誦經的時候不得起分別心,
不作解釋,不起「得意」、「失意」之心,一心不亂的念,
念念念…;有一天,豁然開朗,明白了其中的涵義。

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交代婆羅門女,回家去靜靜的思惟祂
的佛號。祂的佛號,足夠給予她神通、智慧。佛號代表了
佛的一切;這是至高的無上甚深法門。由小看大,宇宙和
人體一樣,任何一片碎片都涵藏著整個宇宙的訊息;(大醒
在另一講題「五明」的內明學部份有舉例說明。)我們不能
說現代科學可以完全解釋高深的佛法,不過,有若干部份已
經得到了印證,把我們六根的範圍放大了,使得我們明白大
乘佛教的經典是多麼的廣大、深奧;科學越發達,解釋起
佛經來,就越來的輕鬆,更上一層樓也比較容易了。這裡就
是在教導我們思惟佛菩薩的名號,只要方法對、功夫到,就
可以得到佛菩薩的一切德行和加持。不過,要記得一句話,
「太陽普照十方」,太陽沒有分別心,更不偏心,只要有枝
葉伸出:「自恨枝無葉,莫怨太陽偏」,枝葉是慈悲喜捨的
意思;如果求佛菩薩不靈光,應該生起懺悔之心,要怨,也
只能夠怨自己,是自己的誠心不夠,功夫未用到家,不要怪
佛菩薩不理不睬。婆羅門女可是下了功夫的,一天一夜,一
心不亂的思惟佛的名號,如此誠心,如此定力,如此的堅持,
問問自己可曾有過﹖

                 

回首頁 轉下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