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,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 來。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。像法之中。有一婆羅門女, 宿福深厚,眾所欽敬。行住坐臥,諸天衛護。其母信邪,常輕 三寶。是時聖女廣設方便,勸誘其母,令生正見,而此女母, 未全生信。不久命終,魂神角在無間地獄。時婆羅門女,知母 在世,不信因果,計當隨業,必生惡趣。 又有一世,距今無限量久遠的時間,有一尊佛,佛號是覺華自 在王如來,那尊佛的壽命是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。 佛法的流傳,分三個時期,第一是正法時期,第二是像法時期, 第三是末法時期。好比一個湧泉,剛湧出來的泉水很清澈,可 是越流越遠,流經的地方越多,所混雜的各地的泥沙也越多, 人為的垃圾也都摻雜在其中,到了下游就更加混濁。上游近湧 泉的地區很清淨,可比喻成「正法時期」,到了中游已摻進了 雜質,是「像法時期」,下游已經是污染不堪,就叫「末法時 期」。不過,河流流經不同的區域時,雖然會混雜泥沙,偶爾 也會有黃金,寶貴的礦石流入其中,河床裡或許可以尋找到一 些寶石、玉石、田雞黃之類的寶貝。佛法流傳到不同的地方, 如果不幸吸收的是一些當地的迷信風俗,那好比泥沙;倘若是 結合了當地文化的精華,能夠利人利己,則是黃金、寶石。 我們必須了解無論是泥沙或是黃金、寶石,畢竟都不是清淨如 甘露水的湧泉本來成份。所以要分辨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, 是喝甘甜的泉水呢﹖還是撿拾世俗眼中的奇珍異寶,發筆小 財﹖或是糊里糊塗的照單全收,到頭來仍是迷糊一世﹖請各自 深思。現今佛法中存有一些外道法門,得具有法眼的人才能一 眼看穿。 曾經有一世,地藏菩薩因地修行是以女身示現,這代表佛教的 男女平等。那時地藏菩薩是一位婆羅門女;婆羅門是印度最高 貴的種族,社會階級比皇帝、王公貴族都高;相傳古印度時的 婆羅門都是梵天享盡天福的天人,因為業障現前墮到人間,但 因尚殘留一點點天福,得以出生在大富大貴人家。 天人下來人間,只要天福還存留一點點,就不得了了,他可能 有特異功能,也有可能是大明星,大歌星或是生長在好人家, 男的長相莊嚴,女的很美麗,又富有,奇怪的是錢來找他,賺 錢輕鬆容易,不像一般人靠體力,腦力賺錢,追錢追得很辛苦, 如果被錢追,則是有天福的人會有的現象。 這位婆羅門女子很有福報,長相也很莊嚴,大家都很尊敬她, 而且「行、住、坐、臥諸天衛護」。有人以為是,她去到哪裡 都有天神保護的意思,太誇張了吧﹖天人之所以成為天人,是 因為在世的時候修福報,由於心存驕慢,才會上天做天人。身 為天人怎麼會去護持一個人間的修行人呢﹖即使她有福報、有 知識,天人憑什麼保護她﹖很多經典都記載著,天人天帝向釋 迦牟尼佛問法,因為天人只有天眼,而不具慧眼、法眼,甚至 佛眼,佛懂得的比天人多,使天人信服,否則,以天人的驕傲, 怎麼肯輕易的示弱﹖ 「諸天衛護」的「天」是代表在上的意思。古代的中醫,就是 以「天」來形容頭部。也就是說這位婆羅門女,行、住、坐、 臥都在修行;她的頭經常保持在正確的位置,這叫「諸天衛護」。 有誰那麼了不起﹖天人來護持,這就叫「得意」,不是「修行」。 天人很愛乾淨的,在天界沒污染一說,娑婆世界在天人眼裡髒 得很;尤其現在的台北市,天人更是不會來,污染太嚴重了, 也許只有颱風剛颳完的時候有可能,那時台北市的天空可以為 祂唱一首「藍藍的天」。其實我們不需要天人來,只要行、住、 坐、臥均在修行-把頭放端正了即可。大乘佛教的經典不是在 搞迷信。 該如何修行、住、坐、臥﹖一尊如法的站姿佛菩薩相,必須顯 現出頸子部份,頸子的前後左右的肌肉張力都很均衡,當頸子 的姿勢正確時,下巴會微微的往內縮,後腦、頸子及後背成一 直線。 頸子是人體的十字路口,而十字路口,交通最容易阻塞。如果 頭太低,或太往後仰,血管不通暢,腦部的血液供應量就不恰 當,人體的內臟循環功能會受阻礙,也會影響精神作用,這些 是連鎖反應。打坐時,如果頭放得太低或往後仰都容易產生幻 象。頸子四周的肌肉保持張力均勻,頭像是吊在半空中,有一 種微妙的感覺,這就表示姿勢正確。坐也是如此,坐著時腰不 能太挺,否則會痠,若是太彎,呼吸就不順暢,打坐時,氣會 脹在腹部。 有一尊佛像-臥佛,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側躺在右邊,很多臥佛 的像頭抬得太高,還有一些乾脆以手撐頭,都是錯誤的,如果 一個人以那樣的臥姿睡覺,保證頭痛,脖子也痠。因為心臟在 左邊,如果睡眠時,側臥在左邊,心臟容易受壓力,惡夢因而 產生,例如作夢,夢見被人追,跑到懸崖邊,掉下去,再不然 夢見被鬼掐脖子,這是因為把手放在胸口壓到心臟的結果;所 以睡覺時,以靠右側躺的姿勢為佳。 另外一點,枕頭應該和肩膀成直角,也就是說枕頭的高度恰好 是肩膀的寬度,這樣,頭和脖子自然平穩的放在枕頭上,脖子 前後左右張力平衡,就減低了脖子痠痛或是偏頭痛的可能性。 「其母信邪」,婆羅門女的母親不相信真理,只任憑自己的習 性行事,依自己的觀念衡量世間的事務。不知正法謂之邪,也 就是說不明白事情的真相。「常輕三寶」,對佛、法、僧輕視, 看不起。這點是常有的現象,不過我們不能因此而責備別人, 攻擊別人:「你造口業,小心下地獄,業障鬼!」這是犯了恐 嚇罪;應該自我反省、檢討而不是失意,憤怒。為什麼人家會 輕視三寶﹖比方說,前面有一段經文,我們這麼解釋:「…多 供養菩薩,多唸唸祂的名號,就可以上天,而且可以上一百次 之多。」別人會信才怪,不被譏笑迷信才怪,是我們修行人未 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,老是宣傳一些違反常理,既不合情又不 合理的觀念,如何使別人信服,尊重﹖所以請佛弟子們千萬多 多思考,不要閉門造車,有時候聽聽別人的意見,再反躬自省, 會使自己的思想領域有所擴展。 婆羅門女總是想出各種辦法來度她的母親,軟硬兼施的誘導她 了解真相,可是她母親並不接受。一般凡人的內心有兩本帳本, 一本記載著別人的虧欠,第二本專門收錄人家的糗事,不光彩 的一面;好的不太容易記得,壞事卻記得一清二楚,隨時可以 翻出來清算、鬥爭;親人眷屬更是如此,因為親近,更可以不 必客氣。因此,即使有大智大慧,慈悲喜捨的心,不一定能夠 度自己的親人眷屬,因為他們對於另外的一面總是記憶猶新。 有一個故事就是述說這種無奈;以前有一位大祖師叫做馬祖(不 是媽祖),有一天,他行腳路過家鄉,心想,順便回去弘法。 走到家鄉前面的一條小溪時,有一位歐巴桑在溪邊洗衣服,歐 巴桑看到他,就跟他打招呼:「二楞子,你回來了呀!」馬祖 大祖師一聽,調頭就走,當時他很感慨的說了幾句偈:「辦道 莫還鄉,還鄉道不成,溪邊老婆子,喚我舊時名」。馬祖已是 祖師級的人物,但是在家鄉人的心目中,他仍是當年的二楞子。 楞子,也就是呆子的意思,有誰會去聽一個呆子弘法呢﹖可以 預期效果一定不彰,所以,他不得已的調頭離開,看起來似乎 很沒有感情,其實是他不感情用事罷了! 婆羅門女無法度她的母親是無可奈何的事,和她的智慧、福報 無關。她心裡很明白,她母親不信因果,就如同瞎眼的人走路, 鐵定會踫壁,而且是有釘子的牆壁。她非常擔心母親死後會墮 入惡道,可惜母親不聽勸。不久,她母親去逝,果然墮入無間 地獄。 我們的腦電波是磁波,也就是心念,其速度比光速還快,前面 已經一再解釋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係;我們這輩子的心念如果 經常集中在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則這樣的能量會在下輩子顯 現類似的物質,也就是說下輩子的身體形態與生長環境和這輩 子的心念是有直接關聯的,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。這不 是迷信,而是有科學為根據的。 「遂賣家宅,廣求香華,及諸供具,於先佛塔寺,大興供養」。 這段經文常被一些有心人士利用為說辭,造成別人對佛教的誤 解,為佛教蒙上了不白之冤。真是可惜、可嘆!以下的一些對 話是經常耳聞的:「唉呀!我看你業障重,面黑青黑青(台語), 印堂發黑,業障快現前了,現在我們在舉辦地藏法會,趕快來 參加,設牌位吧!一個冤親債主牌位,一個是超度祖宗的牌位。」 「那麼要多少錢﹖」「唉呀!這是發心,講錢就不好意思了。 你自己講個數字。」「好!我就設五千塊的牌位。」「五千塊﹖ 你業障那麼重,五千塊怎麼可以消﹖你看地藏經裡講,把房子 都賣掉,要很多花、很多香,還有很多供具才能度祖宗;五千 塊那裡夠﹖我是看你可憐,不然我何必說這麼多﹖一百萬還差 不多!」「一百萬﹖要這麼多喔﹖」「你不要誤會喔!這些錢 也不是道場要的,辦一場法會要花很多錢,除掉開支,剩下來 的錢是要拿去做功德的。發心嘛!一百萬不多啦!」 如果行善是以鬼頭鬼腦來拐騙別人,使得眾生的貪、嗔、癡、 慢、疑有增無減,以為無論做了什麼,只要花錢就能消災解難。 錢那麼萬能﹖還需要學佛開智慧嗎﹖(當然,沒錢也萬萬不能, 其中的拿捏,是見人見智)。所以,不要恐嚇、勒索人家,同 時也不被別人恐嚇、勒索;不要以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的心護 持三寶,否則,道場得到的不是莊嚴而是污染。 婆羅門家族在古印度社會裡,可以以富可敵國來形容。像這樣 的家族,賣一、兩間房屋,甚至更多都無所謂。我們必須了解 其中的價值觀;賣了房子,除了買花、買香和供具供養外,還 將以前人家蓋的已經破舊的塔寺,好好的加以整修。這是「雪 中送炭」,而非將道場整飭得富麗堂皇,像宮殿似的。我們不 要誤解經文,老是做些「錦上添花」的事,還自以為做了多少 功德。               

回首頁 轉下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