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有他方國土,及娑婆世界,海神、江神、河神、樹神、草 木神,如是等神,皆來集會。 現在的知識份子否認海神、江神、河神等等的說法,必須眼見才 相信。前面提到過一道光經過兩個龐大的重力場,光會被撕裂, 速度會減緩,並且產生旋轉的現象,凝固後變成物質和反物質; 宇宙中有物質世界和反物質世界。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:「沒 有任何物質能夠達到光的速度」,因為物質若以光速進行時,相 對的物質本身會更趨龐大,越來越龐大的物質需要更大的能量才 得以推動,因此推翻了物質以光速前進的可能性。唯有反物質有 可能超過光的速度。既有反物質,就有反時間、反空間;和人類 的五官六根所認知的概念完全不相同,科學家們因此而命名。中 國古代的用語則是「陰時」(反時間)、「陰間」(反空間)、 鬼神(反物質),是另外一個世界。 「物質不滅定律」告訴我們,構成宇宙的三要素:物質、能量、 訊息,不可能憑空消失,只是轉換存在的形式。例如:木柴燃 燒後,產生光和熱,其中的水份蒸發成為水蒸氣,最後還有灰 燼,隨風飄散。由此類推,也就證明我們死亡後,身體消失了, 並非一了百了,還有靈魂以及生前的種種習慣和觀念存在,是 能量,也是訊息、物質,存在方式改變了而已。 物質和反物質是孑然不同的兩個世界,前面曾經提過,某種因 緣下,相同頻率的物質、反物質相遇會還原成光,而不同頻率 的碰到一起則不會,有的時候反而會互相容納,舉個意思相像 的例子來說明;一個杯子裝滿了水,滿到再加幾滴水就溢出杯 外了,這時如果不加入水而改加鹽巴,水就不再流出杯了;這 是因為,水與水的分子結構相同,鹽的分子結構則完全不同, 鹽入水以後,它的分子所佔據的空間是水分子之間的空隙,而 不必再佔有其他的空間,除非上述所有的空間都被鹽分子佔據 完了,鹽的分子需要另覓空間時(也就是呈飽合狀態時),水 才會滿出杯外,(是被擠出去的)。除了鹽,還有糖,凡是能 夠溶於水的物質,都是同樣的道理。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關係 和這個道理頗為類似;一個生前執著的人死後極有機會成為鬼 神,也就是說投脫到反物質世界,成為反物質,存活在物質中。 人死了以後,在下一個生命形態尚未形成之前(即未投胎前), 此一階段稱為中陰身,由於是過渡時期,因此生物能量場非常不 穩定,和生前也完全不同,不過有個特殊的地方,中陰身幾乎是 神通具足的。以一個不幸溺水而死的人來說,只要心無罣礙,當 想到故鄉時就已回到那裡,幾乎是念及履及的,這叫神足通。如 果當時仍舊執著於人身的觀念,認為自己跑不掉了,跑不了 了…,由於心有罣礙,就會照著自己的心念而永遠留在原地了, 所以有海神、江神、河神等等之說是說得通的。我們親近三寶, 閱讀佛經,了解其中的內容,就不至於將世尊所說的話當成童 話、神話;明瞭什麼是心無罣礙,則得以重新做人,不再固執, 否則,留戀房子,道場(生前所蓋)…就會成為那裡的護法神, (這是美其名,真正的護法神來自天上)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, 鬼、神乃同一道,最好對身外之物不要執著,不然後果堪慮。對 職業執著,假設一個一生務農的農夫,太執著於耕種技術,死後 會變成苗稼神,留在農田附近徘徊;喜歡夜晚活動的夜貓子,死 後會成為夜神;喜歡爬山的,成為山神;太愛樹木的,死後變化 成樹神、草木神…。人生前要放下死後更要放下,無論是性別, 職業,親人,眷屬乃至冤親債主,一切的一切都要放下,否則無 法離開三惡道,尤其是鬼神道,即使生前是個做了許多好事的好 人,就是太執著於一個「好」字,死後變成了好心鬼,雖然好心, 不害人,但仍然是個鬼。                

回首頁 轉下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