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羅門女,尋如夢歸。悟此事已,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
塔像之前,立弘誓願。願我盡未來劫,應有罪苦眾生,廣設
方便,使令解脫。佛告文殊師利,時鬼王無毒,當今財首菩
薩是,婆羅門女者,即地藏菩薩是。

大乘佛教講到宇宙萬象,有不同的物質,不同頻率的能量。
人體是由四大結合而成,四大是地、水、火、風,再加上「空」
(細胞之間有空間),不過,這些都是無情眾生,屍體也是
這些物質合成的,我們之所以是有情眾生,而有別於死屍,
是因為「識」,起分別作用。也就是第七識、第八識,進入
臭皮囊,投射在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,而有六
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)。如果臭皮囊
是一杯水,「識」就是鹽巴。如今科學家已有方法將海水變
成淡水,也就是將鹽和水分離。「識」是融合於八識田中的。
如果一位有修有證的人,到達一種境界,可以讓「識」與身
體分離,這就稱之為「化身」。婆羅門女是以「化身」去到
地獄,也就是說,只有「識」去了,而身體並未曾去;「尋
如夢歸」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如此。

她回來以後,在佛前發了一個願:「從今以後,自己有罪的
內眾生,要全數清除,然後隨緣、隨份、隨喜地幫助煩惱眾
生獲得解脫。」至於每一個念頭都有罪,是因為有罪則生;
佛教的解釋是,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「罪」字
上面是「四」,下面是「非」,眾生皆對這四種現象執著,
現象沒有什麼好與不好,因為有執著,起分別心,才有好、
不好;苦的產生是為了好、不好的分別而心生「得意」、「失
意」;所以修行就是要使每個念頭都清淨,再進而協助其他
的眾生了解這個道理,也能得到解脫。生命形態是一直在變
化的,外形改變,「識」也轉變。無毒鬼王,後來成為財首
菩薩。婆羅門女經過很年,很多劫以後,就轉成了地藏菩薩。
說到這裡,現在講一個真實故事。有一個居士,念了「地藏
經」以後,她也想知道她媽媽死後去了那裡;她就去請教法
師,法師告訴她:「妳回去好好的求地藏菩薩,祂曾經親身
經歷過。妳求祂,祂一定會幫助妳;不過,我要提醒妳的是,
婆羅門女是經過一天一夜一心不亂的思惟佛號,才達成願
望。妳能夠做多少,就做多少。一定要一心不亂的思惟地藏
菩薩。」這位居士住在洛杉磯,名做Amy,聽了法師的話,
就照著去做;她在地藏菩薩面前打坐,思惟菩薩的佛號,可
是並沒有感應。所以又打電話給法師:「我坐了一個晚上,
還是不知道我媽媽去了哪裡。」「要一天一夜,妳坐了幾個
小時﹖有沒有兩小時﹖」「好像有。」「好像有﹖就是沒有。」
「你怎麼會知道﹖」「好的,妳的孝心法師知道,法師今晚
會誦地藏經回向給妳,說不定會有感應,妳不要失意,失意
就不是正法了。」那晚她安心的去睡覺,她做了一個夢,夢
裡媽媽笑瞇瞇的看著她,她好歡喜的走上前去,突然間她媽
媽像紙牌似的立了起,在站立起的那一剎那,變成了一個小
女孩,梳著小辮子,向她揮手,跟她笑,嘴巴在說話,好像
是告訴她,不要擔心。

她把這個夢境告訴法師。法師的解釋是,地藏菩薩以神通力
護持她,讓她知道,她母親已經轉世成人,是一個小女孩;
後來她算一算,小女孩的年紀,和她媽媽往生的年數很符合,
她很高興,也就是得意了。糟糕!自從那天開始,每晚都有
亂七八糟的夢,做得她連白天都恍恍惚惚的。因此,她又打
電話給法師,「我睡覺從來不做夢的,因為我心情開朗,先
生對我很好,子女又乖,事業也不錯,沒什麼心事,一倒下
去就睡著。可是,沒想到,自從做了有關我媽媽的夢以後,
每晚都做夢。早上起床,好像剛夢醒一樣,昏昏沈沈的,怎
麼辦啊﹖」「大概是妳很『得意』,對不對﹖」「是呀!當
然得意!」「要自淨其意嘛!不是早就告訴過妳不能得意的
嗎﹖趕快懺悔!」她就跪在地地藏菩薩面前懺悔,然後再打
電話給法師;法師說:「下個禮拜看到妳再想辦法,早就警
告過妳,「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,妳不聽,有麻煩了吧﹖
現在妳既然已經懺悔了(懺悔:從前所有惡業,愚迷憍誑嫉
妒等罪,悉皆盡懺,永不復起,是名為懺。悔者,悔其後過,
從今以後,所有惡業,愚迷憍誑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
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。-見「六祖壇經」從現在起,
不要再起得意之心,也不要失意。晚上睡覺做夢,別著急。
著急就是失意。如果今晚不做夢,表示懺悔有效,千萬別再
得意了,否則又會做夢。)「我知道了。」「不再犯叫做真
懺悔,聽清楚了,做夢不用怕,不做夢也不要歡喜,因為妳
本來就不做夢的。」事隔一星期,當她見到法師時,偷偷的
告訴法師:「沒有夢了!」「噓!」這是真人真事,講這個
故事,是要告訴大家,要好好的念「地藏經」。千萬別被「地
藏經」所轉。經典沒有罪過,如果不幸被經典所轉,只能怪
自己心迷。希望大家各自珍重,好好修行。阿彌陀佛。

回首頁 轉下頁